Englis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转自新华网)蓄势数载业初就 | 水下悬浮隧道项目一瞥

(转自新华网)蓄势数载业初就 | 水下悬浮隧道项目一瞥

客      户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场地大小
22米×20米
关  键 词
悬浮隧道运动变形的测量
被捕捉物
悬浮隧道
核心配置
24个Mars 4H动作捕捉镜头

——记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水下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项目

水下悬浮隧道是建设悬浮于水中的一种大型跨海交通构筑物,主要解决的是人类未来实现深水、宽水域跨越问题。

水下悬浮隧道的建设的技术核心在于隧道的动态控制和结构安全。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张华庆认为,交通安全是首要问题,要在波浪潮流复杂的动力体系下,它的结构的稳定性,包括在特殊荷载,包括潜艇的撞击,以及沉船等异常荷载下,保持它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

从从事海洋水动力基础理论及波浪与浮式结构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工作的副研究员阳志文处了解到:测量隧道的运动变形问题,是整个项目的重大难点,要求实验精确度达到毫米级,同步误差需要达到亚毫秒级。传统仪器很难达到这一的要求,而使用NOKOV(度量)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就能够获得这种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勤表示,悬浮隧道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过去面向海洋在潜水近岸的活动,向深远海进行发展和拓展,并能带来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技术这种整体科学和技术层面上的突破,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创造非常好的条件。





船舶、海洋和水下应用详情

仿生机器人的运动规划

利用NOKOV光学定位跟踪系统,获取精度达1mm的人体下肢运动数据,并建立了准确的关节模型,实现仿生机器人运动规划。

软体机械臂运动

NOKOV度量动作捕捉系统实时提供软体机械臂各节点高精度位姿数据,助力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最终实现软体机械臂的控制。

中科院自动化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平台编队与自主避障

中科院自动化所无人集群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定位子系统、通信子系统与控制子系统,可实现单体无人车和无人机控制、地空协同、集群对战以及无人车、无人机编队表演等功能

通过仿生指尖接触事件实现三指机械手的连续自适应步态控制

研究人员在《Biomimetic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发表了题为《Continuous adaptive gaits manipulation for three-fingered robotic hands via bioinspired fingertip contact events》的文章,探讨了通过仿生方法提升三指机械手灵活性与自适应性的技术。
联系我们
如需更多应用、案例信息或产品报价,请致电 010-64922321,或在下方留言:
机器人/无人机 VR/AR/XR 运动康复 传媒娱乐
北京度量科技有限公司(总部)
Location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5号五矿大厦8层820室
Email info@nokov.com
Phone 010-64922321
提交成功!请您耐心等待!
欢迎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