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

客      户
重庆理工大学
关  键 词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
被捕捉物
患者上肢

上肢康复机器人用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康复治疗,主要是维持和扩大患者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和协调性,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痉挛等各类症状的出现,最终重建肢体功能以便回归正常生活。

现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模式单一、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基于此现状,重庆理工大学杨岩教授团队设计了一款由绳牵引的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

这款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还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为患者在安全和可靠的治疗环境中提供具有特定任务的重复训练,允许患者尝试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任务,增加了康复治疗的趣味性。

图一.jpg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中,为获得患者上肢(腕关节和肘关节)在空间中的运动坐标信息,研究人员使用了NOKOV(度量)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

图二.jpg

利用大量的患者上肢康复过程中训练数据,拟定适合患者上肢运动的速度是 V0。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主动康复训练,通过NOKOV度量动作捕捉系统实时测量上肢在运动空间的位置变化参数。

在CPAC控制器里,计算动作捕捉系统中每一帧的空间坐标变化量(V),并且与拟定的速度(V0)进行比较。当测得患者上肢运动速度 V < V0时,表示患者自主运动能力不足,需要在康复机器人的牵引下进行运动训练,CPA控制发出脉冲信号,驱动末端执行机构,使得绳索牵引上肢运动。当上肢运动速度 V ≥ V0时,表示患者能够自主运动,故末端执行机构跟随上肢,做主动运动。

图四.jpg

当通过NOKOV度量动作捕捉系统获取上肢运动空间坐标位置后,利用SDK插件,在Unity中读取空间坐标位置并转化为虚拟动态模型节点坐标系,实现虚拟现实运动交互。

参考文献:[1]杜豪,杨岩,张成杰.虚拟现实技术在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56(24):260-265.



平衡步兵户外日光下轨迹获取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中心使用度量动捕抗日光镜头过滤强光干扰,准确识别平衡步兵(轮足机器人)表面的反光标记点,实时获取高精度运动轨迹。

矿山开采用液压平台的控制分析数据采集演示

追踪定位应用 |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利用光学动作捕捉系统 的亚毫米级精度定位 ,实时捕捉多个液压平台 联动时的位姿数据,以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液压平台的控制分析研究。

crazyflie无人机多机编队飞行

集群协同应用 | 江苏科技大学群体机器人实验室,采用Crazyflie无人机,演示无人机编队飞出“8”字形态效果,同时使用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室内精准定位,捕捉无人机集群编队的运动轨迹。

基于密度相互作用的集群系统 集体裂变行为分析实验

集群协同应用 |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彭星光老师团队使用 动作捕捉系统实时获取机器人的绝对坐标和方向,通过数据传输和解码,使机器人具有局部感知能力,从而通过算法观察和验证机器人集群系统中集体裂变行为。
联系我们
如需更多应用、案例信息或产品报价,请致电 010-64922321,或在下方留言:
机器人/无人机 VR/AR/XR 运动康复 传媒娱乐
北京度量科技有限公司(总部)
Location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5号五矿大厦8层820室
Email info@nokov.com
Phone 010-64922321
提交成功!请您耐心等待!
欢迎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关闭